童年生活的貧窮與坎坷,除了念書,還得出外打工貼補家計;工專時期的他前往石粉工廠,專門處理矽酸鹽類的礦物,需要將礦物中的雜質,如氧化鐵,和碎石機磨損產生的鐵屑去除才能出售。當時相關的電磁分離設備所費不貲,他便自行以電磁鐵設計、製作。即使他當時沒有相當的經驗,依然根據所學的基本電學基礎加上努力自修來達成目標,同時涉獵電化學知識……。
從這樣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什麼?
我們可以看到學以致用的積極態度,希望能利用在學校或自修所得的專業知識解決問題。「學以致用」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句話,更是我不斷嘗試力行的原則。在人生中我們不斷學習、不斷成長,但學習的動機與目的、意義為何?恐怕能回答的人不多了。學習的「動機」應該出自於好奇心,而學習的「目的」應該在於學以致用。有了「動機」與「目的」,才能夠賦予一件事物的價值與意義。許多人的所學與工作上的需求難以契合,無法發揮其所長是相當可惜且遺憾的。
了解學習的價值,才能有更強烈的動力,深入探索一個領域。在探索的過程中,可能遭遇困難、挫折,面對多樣、多變的問題。在資訊發達的現代,找尋問題的答案容易許多,透過網際網路的流通,世界各地的人隨時可以分享不同的經驗與資源。但也由於技術與科學的發展,有更多過去前所未見的情況,新的挑戰依然不斷產生。因此更需要培養「解決問題的方法」。問題的定義廣泛,可能是完成某項目標、達成某些需求。而方法可能是指我們已經具備的能力,或是我們未具備,但懂得透過進一步學習而獲得的能力。
2014.9.11初稿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