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潮來來往往的展場裡,機器人、四軸或多軸飛行器的出現已不太令人意外,反倒是有一個攤位,桌上擺放著數個乍看之下難以猜測其功能的作品,寫著英文的說明,不禁引起好奇上前詢問。原來是位日本人,來自株式会社鳥人間-大概是一間工作坊,專門研究IoT(Internet of Things,物聯網)、嵌入式系統、手機app、PCB設計和開源硬體等等。一問之下就用英文對話起來了!首先談一架滑翔式的飛行器,可藉由改變機翼弧度調整飛行方向;更特殊的作品,是一個稱為DNA Amplifier的裝置,根據介紹,似乎是一個可以放置DNA樣本,藉由溫度的調控提供基因複製有利的環境,覺得十分新奇!注意了一下DNA Amplifier其中一個模組上的晶片:VNH3SP30,上網查詢Datasheet,其功能描述為FULLY INTEGRATED H-BRIDGE MOTOR DRIVER(完整智慧型H形馬達驅動器),大概是用來驅動風扇轉速及轉向了。
近年來Maker風潮盛行,大概是起源於兩項物品的普及:一是3D printer;二是arduino。在過去,一般人在生活中突發奇想,可能靈光乍現,腦中閃過一個點子、一個創意;但由於專業技術複雜、接觸門檻高、需要投入相當的資金成本等因素,在實現過程中遭遇許多困難。隨著時代變遷,我們有了不同的選擇。先談3D printer,目前3D列印技術不斷革新,製造簡單物品不必依循傳統鑄造、灌模等程序,就精密度而言亦較純手工製作佳;有了3D列印,只要將圖繪製出來、找來3D列印機與適當的原料,經過數個小時,機器便自動加工完成。在3D列印之後,甚至發展出更先進的方式,如CLIP 技術,試圖提升精密度、縮短製造時間。
再來是arduino,arduino起源於義大利,整合式、模組化的硬體設計,大大降低電子元件控制、使用上的技術問題,插槽經過設計,能夠很直觀的連接。整組套件有如積木般,需要哪些功能,直接找尋適當的model組合即可,不用擔心任何關於電路零件布局、雜訊處理、介面相容性等困擾,程式上更提供許多參考範例、SDK(Software Development Kit)。想要當Maker不需要埋首苦讀,學習一大堆公式理論。只要有創意,人人都可以做到!
至於arduino和3D printer帶來哪些衝擊、對於電資領域學習造成哪些影響,又是另外可以討論的主題了!(可參見arduino在學習微電腦上所帶來的影響一文)
參考資料:
●【活 動】Maker Faire Taipei 2015:
http://www.huashan1914.com/exhibition/playing_detail.php?cate=exhibition&id=1468
●株式会社鳥人間:
http://www.tori.st/
●比傳統 3D 列印快上一百倍!這支團隊讓一堆專利變成廢紙-CLIP 技術:
http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2015/04/02/carbon3d-clip/
●Arduino\NXT 有害論:
http://web.ntnu.edu.tw/~60132057A/SubPage/AntiArduino.htm
●英特爾微處理器列表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B%B1%E7%89%B9%E5%B0%94%E5%BE%AE%E5%A4%84%E7%90%86%E5%99%A8%E5%88%97%E8%A1%A8
2015.5.31初稿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